发布时间:2025-08-20 11:08:47 人气:6 来源:高盐废水从零排放到分盐结晶工艺
高盐废水从零排放到分盐结晶工艺是一个复杂但快速的处理过程。
1.预处理阶段
除硬除硅:通过投加Ca(OH)₂和Na₂CO₃去除水中的Ca²⁺和Mg²⁺,同时用MgCl₂和PAC进行共沉淀除硅,确保出水SiO₂含量低于10mg/L。
重金属脱除:采用硫化物沉淀(如Na₂S去除Pb²⁺)和螯合树脂深度处理,确保出水Pb含量低于0.1mg/L。
氟化物控制:通过羟基磷灰石吸附和氟选择性树脂,控制出水F⁻含量低于1mg/L。
2.膜浓缩阶段
纳滤分盐:使用改性纳滤膜(如杜邦NF270400),实现SO₄²⁻和Cl⁻的分离,截留率大于98%。例如,在内蒙古亿利化学项目中,NF浓水Na₂SO₄纯度超过92%,可作为制碱原料。
高压反渗透(DTRO):采用三级串联的DTRO,耐受TDS高达180g/L,回收率可达85%。
电渗析(ED):使用均相膜自动倒极电渗析(EDR),可将TDS浓缩至300g/L,能耗比反渗透低35%。
3.蒸发结晶与资源化阶段
xyu蒸发结晶:利用离心压缩机实现蒸汽复用,吨水蒸汽耗量仅为0.12–0.15吨,仅为传统蒸发的1/3。例如,榆横工业区项目采用“xyu减量+两效结晶”,杂盐率低于5%,产水回用于园区。
冷冻结晶分盐:在10℃下,NF浓水可析出十水硫酸钠,通过熔融提纯至食品级(纯度99.5%)。
双极膜电渗析(BMED):将NaCl转化为HCl和NaOH,浓度可达1.0–2.0M,用于酸碱回用,降低采购成本30%。
4.分盐结晶工艺
热法分盐结晶:适用于废水中某一种盐含量占优势的情况。通过控制蒸发温度和浓缩倍数,先结晶出优势盐(如硫酸钠或氯化钠),剩余成分以混盐形式结晶。
膜法分盐结晶:先利用膜分离技术(如纳滤)在结晶前分离不同盐,再通过热法结晶得到固体盐。这种方法的结晶盐产品回收率更高,投资虽增加约30%,但综合运行成本节省约30%,尤其在杂盐固废处置成本较高时更具优势。
5.杂盐处置与产物增值
混盐资源化:通过特定技术(如H₂TiO₃离子筛)从混盐中提取锂,回收率可达80%。
残渣玻璃化:将含重金属残渣与SiO₂熔融生成惰性建材骨料,确保TCLP浸出达标。
6.典型案例
榆横某浓盐水项目:采用预处理→xyu减量→xyu结晶→两效蒸发→母液干燥的工艺,产水电导率≤800μS/cm,回用于园区冷却水,年减排危废1.2万吨。
某冶炼废水零排放项目:采用金吸附→铅沉淀→NF/DTRO分盐→xyu制NaCl→冷冻制Na₂SO₄的工艺,年回收金62kg(收益2480万元)+电子级NaCl2800吨(收益336万元),净收益1785万元/年,投资回收期1.8年。
通过上述工艺,高盐废水不仅实现了零排放,还实现了盐分的资源化利用,具有明显的环境和经济效益。